- 這
-
(這, 这)
I
zhèㄓㄜˋ〔《增韻》止也切, 上馬〕1.代詞。 指示或代替比較近的人、事物或處所。唐 白居易 《商山路驛桐樹昔與微之前後題名處》詩: “笑問中庭老桐樹, 這回歸去免來無?” 宋 李清照 《聲聲慢》詞: “梧桐更兼細雨, 到黃昏、點點滴滴。 這次第, 怎一箇、愁字了得。”清 李漁 《奈何天‧慮婚》: “天生我這副面貌, 不但粗蠢, 又且怪異。”夏丏尊 葉聖陶 《文心》三: “這種人簡直不懂得作文是怎麼一回事, 只當它是無謂的游戲。”吉學霈 《洛陽橋上》: “家離這不遠, 一會工夫就能到家的。”2.代詞。 猶這麼, 這樣。 有加強語氣的作用。沈從文 《從文自傳‧我的家庭》: “由於爸爸的愛好, 家中一點較值錢的寶貨常放在他身邊, 這一來, 便完全失掉了。”徐銀齋《胡琴的風波》一: “你怎麼這大的膽啦?”楚劇《葛麻》第二場: “你老人家穿得這好, 你看他穿得這壞, 要是來個把客人也觀之不雅。”3.代詞。 指現在。 有加強語氣的作用。老舍 《月牙兒》三九: “我打扮得簡直不像個人, 這才招得動那不文明的人。”《人民文學》1981年第5期: “您別生氣, 我這就給您拿清涼油來。”《鍾山》1985年第2期: “他們評獎, 早已分配了名額, 排定了座次, 卻叫我替他們出面, 簽字生效, 我這才逃到 蓮房村 來。”4.代詞。 猶這個。 表示訓斥或誇張。《西游記》第四一回: “你這猴頭, 忒不通變。”趙樹理 《登記》一: “這閨女!幾時把我的羅漢錢偷到手?” 錦雲 王毅 《笨人王老大》: “那是你的乾糧, 這人!”《傳統相聲集‧打油詩》: “到第二天早晨一瞧, 活該, 人不留人天留人, 下了雨啦!老三這高興啊。”5.曲中襯字。元 鍾嗣成 《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‧四別‧敘別》曲: “從來別恨曾經慣, 都不似這今番。”元 無名氏 《凍蘇秦》第三摺: “他是箇祗候人的所為, 可有那 孟嘗君 的這度量。”張相 《詩詞曲語辭匯釋》卷六: “這, 語句中間之襯字, 與作指示詞者異。”6.助詞。 表示語塞。余上沅 《兵變》: “這這這這!你的膽子怎麼比粟米還小?”IIyàn〡ㄢˋ〔《廣韻》魚變切, 去線, 疑。 〕迎接, 迎訝。清 秦篤輝 《平書‧文藝上》: “這, 音彥, 迎也。《正字通》: ‘《周禮》: 掌訝, 主迎訝。 古作這。 ’ 毛晃 曰: ‘凡稱此為者箇, 俗改用這字。 這, 乃迎也。 ’按《史記‧孟嘗君傳》: ‘ 齊湣王 不自得, 以其這 孟嘗君 , 孟嘗君 至。 ’正迎字之義。”IIIzhèiㄓㄟˋ在口語裡, “這”單用或後面直接跟名詞時, 讀zhè。 “這”後面跟量詞或數詞加量詞時, 常讀zhèi, 例如: 這程子, 這個, 這會兒, 這些, 這樣, 等等。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